科学心理
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湖北职院东区综合楼111-112-113室 工作电话:2868096
科学心理

呵护健康,从心开始——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小知识

点击数:2024-03-29 09:24:50 来源:

   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,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。中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、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。在这一阶段,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,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,中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,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。

 

    排除中小学生认识、情感、意志等方面的障碍,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,优化他们知、情、意、行等方面的素质,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,这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   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?智力发育正常、喜学爱问、情感丰富、情绪开朗、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;合群、乐群、能适应集体生活,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。

    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

1. 狭隘:即斤斤计较,心胸太狭窄,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,对小事也耿耿于怀,爱钻牛角尖。

2. 嫉妒:当别人比自己好时,表现出不自然、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,更有甚者竟用打击、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。

3. 敏感:即神经过敏,多疑,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、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,为此而喜怒无常,情绪变化很大。

4. 失落:中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,希望将其变为现实,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,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,就产生了失败感。

5. 自卑:对自己缺乏信心,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,无论是学习上,还是在生活中,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,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。

6. 叛逆: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,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,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。同时,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,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。

 

    学生可以怎么做?

01呼吸放松法

吸气, 缓慢并深深地吸气,约4秒钟使空气充满胸部。呼吸应均匀、舒适而有节奏;抑制呼吸, 把空气吸入后稍加停顿; 呼气,要自然而然地,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。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。

02思维转换法

没有最糟糕的事情,只有最糟糕的看法,只要改变糟糕的看法,就能改变糟糕的应对方式,从而取得乐观的结果。在面对压力出现焦虑时,要学会时刻提醒自己,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化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。心情自然会豁然开朗。

03能量发泄法

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,不能适当地输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。所以,在不良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,在适当的时机,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,心烦时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和吐槽;情绪低落时,可以唱唱欢快的歌。

04音乐调节法

医学表明:多听音乐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,解除肌肉紧张,消除疲劳,改善注意力,增强记忆力、消除抑郁、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。

    老师可以怎么做?

01巧妙暗示,树立自信

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,以各种方式:真诚的微笑、关切的眼神、鼓励的话语、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,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,看到自己的能力,克服自卑,树立自信。

0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

老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、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,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别人羡慕的长处,也有自己的不足,学会悦纳自己。

03善于疏导,培养情感

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心理现象,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、乐观与悲观、自尊与虚荣、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,指导学生通过合理释放、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,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,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、多角度看问题,胸襟宽广,能容人容事,情感丰富。

04组织实践,锻炼意志

学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,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磨炼,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不断出现的困难,进行自我约束、自我调节、自我教育,锻炼意志,形成自强不息、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。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,在活动中走向成熟。

    家长可以怎么做?

01倾听孩子说话

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,家长常跟孩子聊天,把说话的机会多留给孩子,让孩子敞开心扉,尽情表达自己,不做过多评判。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做有益的思想交流,不能因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长。当孩子说话时,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、最温馨的。

02宽容与约束都重要

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,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。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,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关系。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,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,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。

03鼓励夸奖有方法

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,如果父母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,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,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,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。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,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,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去努力做事。

04亲近大自然,接触社会生活

家庭教育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,接触社会。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尽情地舒展身心,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、草地上晒太阳,亲近大自然。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,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,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、家庭角色、社会角色,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,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。

05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

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父母的优点,感受到稳定和安全的家庭氛围,提高他们面对问题的信心。父母之间和谐的关系也对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,尤其是未来的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,有助于提高孩子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。

    其实,孩子们尚在成长,没有定型,许多问题如果及时发现、科学干预,仍可防可控。但在实际生活中,经常发生因为不了解、没发现、不重视,导致错过最佳干预时间、拖成严重问题的情况。心理咨询师总结了4条容易被忽略的、但有可能指向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迹象,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帮助:

1、注意力不集中,调皮多动

    孩子总是坐不住、调皮,或者与小伙伴发生肢体冲突、课堂纪律差,家长们会怎么办?大部分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小,调皮是正常的,长大了就好了;有家长认为活泼好动是好的,应该鼓励;也有一些家长会认为三岁看老,对调皮的孩子要从小立规矩,甚至惩罚、责打。调皮、好动确实是儿童的行为特征,因为儿童的大脑尚处于发育阶段,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,自我控制程度相对弱。但一些调皮好动却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原因引起的,不加以重视,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和社会适应。最常见的引起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是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。患有这类疾病的孩子会不分时间和场合地调皮多动,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明显低于同龄其他孩子,与人交流时心不在焉,话多、抢话,丢三落四,做事虎头蛇尾等等。也有许多孩子的多动与家庭因素有关。比如,父母平时疏于对孩子的管照,孩子以调皮多动引起家长注意;父母之间总有许多冲突,孩子为了避免父母冲突升级,用捣乱的方式吸引和转移父母的注意力;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遇到了困难,家人没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遭遇,或不积极帮孩子处理,孩子因此坐立难安、注意力恍惚……所以,如果发现孩子异常地多动、破坏规则,或者伴随有学习困难、人际方面的冲突,建议家长们重视,必要的情况下带孩子前往儿童发育门诊进行鉴别和测量,寻求医生和儿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建议。

2、成绩下降或厌学、不去上学

    遇到这个情况时,许多家长想到的是:是不是上课不认真?有什么影响学习的爱好?跟某某学坏了?然后在这些方面下功夫,严格要求孩子必须好好读书。但家长们往往也会遗憾地发现,结果会背道而驰。哪怕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所改善,要么效果难以长久,要么出现别的问题。这是因为,学习问题从来不止是学习的问题。有数据表明,成绩下降、不想上学是未成年人抑郁的一个重要表现——近年来未成年人抑郁的发病率高达8%。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,往往也是人际关系困难的表现——因为与老师、同学相处不愉快,导致完成不了学习这一主要在学校环境完成的事情。许多家长不理解与人相处怎么会影响学习,殊不知,学龄期的孩子正是通过与周围人的相处来认知自己、认可自己,从而发展出良好的人格。人际关系不畅,孩子的心理发展会遇到困难,内心产生矛盾和苦闷,自然很难专心投入学习。其实,根据我们咨询师临床的观察,大部分孩子内心都希望自己成绩好。因此,当出现学习的困难,孩子们往往会默默地做出努力,也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理解和帮助——愿意了解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,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进行改变。

3、挑食、厌食,非常害怕长胖

    由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达到了一定水平,又开始重视身材长相等原因,家长往往不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愿意吃饭是件大事,胃口差、爱美,好像挺正常的。但是,以“不吃饭”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神经性厌食症,却是青春期孩子容易患上的心理疾病之一。神经性厌食症的平均发病年龄是16岁,如果家长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现:异常极端地控制饮食、明明已经很瘦仍然强烈地害怕自己发胖、吃完饭后总要长时间在洗手间待着、焦虑及情绪不稳定、月经不调或脸色苍白、头发稀疏等身体欠佳的表现,是有必要警惕孩子是否有患上神经性厌食症的风险。家庭因素是神经性厌食症的重要病因。家庭有很多冲突、母子总是黏在一起且不随着孩子的长大进行调整、父亲没有什么话语权等等,都是有厌食症孩子的家庭的常见特征。孩子感到这个环境不舒服但又无力改变时,有可能通过“不吃饭”提示家庭需要改变、表达对独立和发展的追求等等。也就是说,对厌食症的治疗是需要家庭一起投入许多努力的。由于厌食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,及时发现,及时和孩子一起寻求正规、科学的治疗和干预,便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
4、“社恐”、没什么朋友

    孤僻、独来独往。在当前这个人均“社恐”的时代,大概很少有家长觉得孩子没有朋友、独来独往是需要重视的问题。但许多家长不知道的是,近年来,有一种心理障碍普遍存在在青少年当中:社交焦虑。社交焦虑的平均发病年龄在15岁左右,患有社交焦虑的孩子对人际关系会非常恐惧、过度担心,在社交场合甚至会发抖、心悸、尿频等等明显的焦虑症状。在这种情况下,放任不管就不合适了。社交焦虑的孩子内心往往有许多害怕,害怕被负面评价,害怕被拒绝,害怕与人近距离接触,他们因此想方设法回避人际交往,也就给人一种不友好、难以接近的感觉。但就像前文提到的,青春期孩子会通过人际交往来认识自己,对交往感到恐惧的孩子,如果发现周围人对他们也没什么热情、冷漠疏远,他们原本孤僻、自卑的性格就会被强化,人格发展也会受到影响。那推着(甚至逼着)孩子去社交呢?这不失为一种应对方法,但操作不当的话同样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:社交焦虑往往导致孩子们在社交场合表现不佳,引来嘲笑和指责。孩子们会体验到“害怕的事果然发生了”,可想而知这会导致多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。其实,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缓解和治疗不算特别困难,但重在及时发现、科学干预。不恰当的对待方式可能导致孩子们出现更严重的问题,比如广泛性焦虑、抑郁症等。

    看到这里,是不是有许多家长又开始了新一轮焦虑:怎么哪儿哪儿都是风险,好像什么事情都可能成为问题。先别着急,正如我们在一开头提到的,未成年人是成长发展的阶段,凡事尚未定型,就有改变和调整的机会,孩子们也正是在遇到危机、度过危机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。只是由于孩子们尚不成熟、需要引导,家庭在帮助他们稳步度过危机这方面,就显得尤为重要:家庭需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接受,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,需要给孩子创造稳定但有弹性的空间,让孩子既能体会到安全,又可以发展自己。

    身为家长,我们也许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,也许没有充足的知识了解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,但最重要的是,我们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和孩子“在一起”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,你们的孩子,就拥有了身心健康的基石。

(来源:成都科协)

科学心理